飛行是海鷗的天性,飛得愈高,看得愈遠。–爾尼斯特‧蓋恩
跟貓兒一樣,鮮美的海鮮當然也是他們的最愛。但在大自然界裡,他們扮演著神聖的腳色:【自然界的清道夫】,是貓兒跟不上的。
一般在靠海的城市或國家裡,經常可以看到他們的蹤影。然而位於太平洋、台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環繞的島國,我們鮮少機會在都會森林裡,覓得他們的蹤跡。即使在靠海港週遭,也難得看到成群的海鳥,這不免讓人感慨,海域的污染不在適合這群清道夫覓食了。
當我們透過小框框捕捉他們的美,就如Richard Bach的"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",飛得越高,
越接近天堂,這種天地連合一體,這就是海鷗。不斷地追求美的真諦、追求一種生存的藝術。他書中隱喻的,相信生活甚至如的意義絕不僅在填飽肚子,而是要追尋更高的生活目標。

許效舜在練習曲唸了一段“天地一沙鷗”的台詞。剛巧,戲裡的主人翁說了一句話:有些事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去做了!
更如同“天地一沙鷗”書中主人翁Jonathan,即使被逐出鷗群,也不放棄學習更高境界的飛行,要為崇高的理想作永恆的追尋。體驗自由、奔放的心靈的人,不妨從大自然中,體驗生命的藝術,遨遊於實現自我的海闊天空。
廣告